本文转自:人民网-河南频道三羊财务
新桥煤矿光伏项目一期工程,一排排光伏发电面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。秦海涛摄
人民网商丘7月9日电 (记者王佩)盛夏时节,走进河南能源集团永煤公司新桥煤矿,6698块深蓝色的光伏板整齐排列三羊财务,让矿区屋顶和闲置空地“换装变身”,正源源不断地汲取太阳光,把光能转化为电能。
同一时间,井下采煤工作面,液压支架丝滑伸缩,采煤机轰鸣运转下,切割下来的乌金沿着刮板输送机奔涌而出。
这一头是万米光伏,另一头是百米井下。“驱动井下设备的动力,并非全部来自传统电网,也有‘晒太阳’的收益。”该矿企管科副科长王萌介绍,“新桥煤矿光伏发电项目装机3.7兆瓦,光照足的时候,一天就能‘晒’出2万多度电。目前,井下变电所、工作面、中央泵房、地面压风机、选煤厂等全部用上了‘自家电’。”
这里不仅是生产煤炭的“能源粮仓”三羊财务,更成了输出“绿电”的“光伏蓝海”。数据显示,自并网发电以来,该矿光伏发电项目累计发电量突破490万度,直接创造经济效益393万元,为矿井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的“绿色动能”。
光伏发电。人民网记者 王佩摄
面对传统能源行业低碳转型和降本增效迫切需求,新桥煤矿积极响应国家“双碳”战略目标,按照河南能源集团和永煤公司新能源发展规划,将目光投向闲置的屋顶与空地。经过科学规划与充分论证,该矿将职工宿舍、食堂、礼堂、供应库房等12处地点确定为“阳光宝地”。一个总规划3.7万平方米的光伏蓝图就此铺开。
光伏发电如何“发得多”,更要“用得完”?王萌道出其中秘诀:“一方面我们采用26度最佳倾角和最优间距,让每块光伏板都能‘吸饱’阳光,保证‘阳光变现’;另一方面,探路绿电直连,就近就地消纳。”
项目规划之初,就充分考虑经济效益最大化。针对低压并网消纳能力有限的问题,新桥煤矿采用6kV升压方案,将所发电能通过逆变器变成交流电,输送到箱变进行升压,接入矿区110kV变电站,为光伏发的“绿电”修建了一条矿井内部的“直达专线”,确保所发电量全部用于矿区生产和生活,实现“自发自用、全额消纳”,降低矿井用电成本并增加收益。
不仅如此,该矿还投入SVG高压动态无功补偿装置,有效调节电网无功功率,抑制电网谐波,降低电路损耗,提升电网稳定性。同时,建设一次、二次预制舱开关站,确保电力高效转换与传输。
在坚强电网支撑下,绿色效益同样亮眼。项目每年可节约标准煤1480吨,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4426吨,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。
“光伏发电项目的成功实践,为矿井探索出一条‘降本、减碳、增效’的新路。”该矿矿长马文超表示,“下一步将持续推进绿色发展,答好‘经营三问’三羊财务,为两级公司打造绿色十足的经济增长点。”
凯狮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